欧美xxxx做受欧美人妖,免费无遮挡禁18污污网站,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,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

新聞熱線:3900087   廣告熱線:3900838
本網(wǎng)互聯(lián)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57—3909502   舉報郵箱:zgfxnews@163.com
,歡迎訪問拂曉新聞網(wǎng)

正月十六好日子

2025-02-12 17:38來源:拂曉新聞網(wǎng)--拂曉報作者:

初九那天回鄉(xiāng)辦事,表哥留我,“長天不來,來了多過天吧。”表哥和我年齡相差很大,我和他接觸實在不多,就不知道怎么去回這個話。但我知道,他的挽留中有皖北的風(fēng)俗在。如果不為稻粱謀,我是要過完正月十六再啟程的。

為什么是正月十六呢?吾鄉(xiāng)正月十六家家接閨女。對,接閨女,接出嫁的閨女回娘家。我也應(yīng)該在被接之列。

當(dāng)年,我的老祖母咬牙切齒地說:“正月十六好日子,家家都接妮子?!闭率_實是好日子,春已立,寒在退,過年的氣息也還有那么一丁點兒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因為“拜年拜到初七八,扯著胳膊往外拉”,家里沒菜了。年菜沒了,年味還沒跑完,那就趁著接閨女的日子再營造點節(jié)日氛圍,也是清淡生活里的一顆糖。此時地里還沒什么農(nóng)活,真的是再好不過的日子了。明媚陽光下,老祖母的咬牙切齒讓我覺得有點搞笑。我知道,她的氣并非撒向別人,大多是指我的4位堂姐。堂哥親自去接的是我小姐,其余3個姐姐就自己回來了。從這個意義上,多些兄弟是有好處的,起碼每年這個正兒八經(jīng)回娘家的日子,就有了娘家人來接的儀式感。

老祖母已經(jīng)很老了,我的大姑也已經(jīng)是個老太太了,她得在自己家里張羅兒子們?nèi)ソ娱|女們。也就是說,在家家接閨女回娘家的正月十六,老祖母是有點冷清的。而我的伯父伯母在煎炸蒸煮,置辦熱鬧的滿漢全席。兩相對照,冷清得更顯冷清。

老祖母年輕的時候,就失去了丈夫。她寡居的那些歲月,雖是辛苦,卻也權(quán)威。當(dāng)時光飛逝,兒孫繞膝、其樂融融只是她生活的一面。另一面,是年歲漸長,是大權(quán)旁落。她一直都是個想要掌控生活的人。八十多年的人生里,大約就是這份掌控感才能讓她把青春、愛情、婚姻都輕輕松松一筆帶過。一旦有失控的蛛絲馬跡,老祖母就會情緒上頭。她看著欣欣向榮的后來者回娘家,不能說沒有喜悅,但歲月也無法完全消磨掉的悲傷,裹挾發(fā)酵放大著她不再“應(yīng)時”的處境。“應(yīng)時”作為皖北方言,有勢頭正勁的意思,屬于一個人的高光時刻。

有點落寞的老祖母除了咬牙切齒嘀咕,還咬牙切齒地嚼面燈。面燈是正月十五蒸的,年年如此家家如此,只要不是家里走了人。不蒸燈的人家也有燈點,是鄉(xiāng)鄰送的。面燈不是發(fā)酵的面,涼了之后很硬,對于滿嘴沒牙的老嫗來說,嚼它,“真的硌牙板子”。但這燈,出門的閨女是看不到的,吾鄉(xiāng)有規(guī)矩,“看娘家的燈”,會有不好的事情發(fā)生。正月十五,一般沒有人回娘家。老百姓天生膽小,祈求平安是根植心底的愿望。他們會自覺規(guī)避,一語成讖的事情若是發(fā)生了,會留下永久的疤痕。沒人愿意冒這個險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正月十六回娘家,就更有了一種禁忌過后的松弛感,住幾天也是沒有問題的。

我不在皖北的正月十六,比比皆是。我能夠回去的正月十六,屈指可數(shù)。往年,打工者也大多過了十五才離家返崗。開學(xué)也是在端了十五的燈以后?,F(xiàn)在好像不太一樣了。

正月十五之夜,有農(nóng)歷新年里的第一次月圓。因為這第一次月圓,人們趁著興頭相聚,也借著賞花燈游玩的機(jī)會,結(jié)交情意。“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(zhuǎn),一夜魚龍舞”,熱鬧自不必說?!霸律狭翌^,人約黃昏后”,熱鬧中還自帶著浪漫。我們的心里其實也一樣,借著天上月亮的圓滿,點起燈火,吃湯圓、吃元宵、賞花燈,程序上就足以讓人興致勃勃。滿月代表的是圓滿,就算圓滿有時候未必會在我們期待的時候發(fā)生和到來。但每個月圓的時刻,其實都在提醒我們,我們就是在聚散圓缺輪回中平衡和擁有著這一生的。

生活是本大書,我們在生活的洪流里無師自通地認(rèn)知理解這人世間。以節(jié)前返鄉(xiāng)和節(jié)后返崗為例,小年夜的路上依然擁堵,而只要過了初一,路上就又有了車多緩行的跡象。因為靠近長江大橋,我經(jīng)常看橋上的交通狀況。年味正當(dāng)時,游子已啟程。車頭是生活,車尾是故鄉(xiāng)。南來北往人如織,月圓月缺歲又遙。碎銀幾兩是剛需,就顧不全無價情意,也是狠心剜自己的肉啊。

皖北的正月十五,多多少少有點不像以前那么熱鬧了吧。好在人們都能順勢而為,在冷清中感受依然存在的情意。

就像我,自然知道不能總在這些拉雜的往事中糾纏,但如果筆下再無往事作某個節(jié)日的注腳,我可能會失去出處、失去根基、失去故鄉(xiāng)。在往事里走動的我,也是順勢而為的我。

我還做不到多在故鄉(xiāng)停留幾天,只能暗自學(xué)梁鴻,嘗試寫出《中國在“劉莊”》之類的文字。我還暗自希望皖北的表哥們以后能夠知道這些文字,這樣,我們再見面時,我就不用回答他的問話了。

■ 劉艷萍

版權(quán)所有: 拂曉新聞網(wǎng) 本站點信息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復(fù)制或鏡像

地址: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:234000